首页 > 手机 > 可靠的手机,已经进化掉了“脆弱感”
2024
03-27

可靠的手机,已经进化掉了“脆弱感”

手机实在是令人揪心的存在,每次掉在地上发出的清脆响声,都是心碎的声音。

所有裸机用户头上都悬着一把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, 时时刻刻面临因为手滑或者一个不注意,导致碎屏或是外壳磕坏的心理压迫感。

随着手机厂商纷纷追求窄边框、无边框,手机屏占比越来越高,一些更大尺寸的折叠屏手机更是增加了碎屏风险。一项局部调查显示,在手机的售后维修中,近一半是碎屏等屏幕损坏问题。针对这个“高风险”情况,许多品牌还有专门的“碎屏险”。

面对“负伤”的手机,我们无法用“碎碎平安”“破财消灾”安慰自己,有的只是无限悔恨。

到底怎样的手机,才能让人觉得可靠安心?

比起保护,

年轻人更重视手机的时尚感

让手机变得可靠,除了钢化膜,手机壳大概是成本最低的工具。没有壳的手机,简直不堪一击。

但手机壳大概也没想到,自己有一天会变成“徒有其表”的时尚单品。

对于年轻人而言,那些9块9包邮的手机壳是大型流行表情包线下展示平台、比寺庙上香还灵的移动护身符,以及打工人想“早日退休”的情绪出口。年轻人的精神状态,在手机壳上一览无余。

有人愿望朴素,“无心打工,只想暴富”;有特长的,会把自己的书法、绘画作品展示在手机壳上。最夸张的就是一些“显眼包”,用拖鞋、菜刀、假手形状的手机壳,主打一个喜剧效果。在社交平台上,照片中不经意露出的时尚手机壳,甚至能成为网友争相求链接的流量密码。

 奇形怪状的手机壳,成为了年轻人彰显个性的符号 / 视觉中国

《2022-2027年中国手机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分析,手机壳越来越成为刚需,具有高用户粘性,超过千万级用户每年购买12次以上[1]。对于“买壳像批发”的年轻人,一部手机配十几个壳是家常便饭,用腻了就换一个。

要说这些手机壳的缺点,就是塑料感太重,往往因为做工粗糙而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,手机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可靠。

有些人的手机表面全副武装、光鲜亮丽,其实已经伤痕累累,即使屏幕布满裂痕,甚至摄像头已经无法拍照,也迟迟不修。毕竟修是修不起的,换也是换不起的,只能凑活用。

所以,当手机壳成为时尚符号,保护作用逐渐丧失,对手机本身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从塑料感到高级感,

可靠性在取舍中发展

手机的可靠性,是检验手机质量的硬性指标。一部手机是否合格,必须首先通过一系列考验。

最新的《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》规定,手机经过环境和机械应力测试后,其功能达到相关标准才算“体检”通过[2]。

环境测试几乎集合了所有手机可能遇到的残酷环境,在此过程中,手机需要克服跨度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,承受近20次的持续冲击,并在湿热环境中呆上几十个小时。

更“暴力”的环节,是机械应力测试。比如在跌落测试中,为了衡量手机的耐摔性,需要将其从最高1.5米的地方,定向跌落到混凝土或钢制成的坚硬表面上;挤压测试中,手机最高要承受的压力,相当于一个80斤的人反复站上去800次。

既然严格的测试是手机的“必经之路”,那么可以想见,早在手机工业设计阶段,可靠性就一定已经被纳入关键考量。从材质的发展阶段来看,手机厂商一直在视觉性、可用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着取舍。

 手机屏幕和背板的不可靠,经常导致内部精密电子元器件的损耗 / 图虫创意

手机外壳材料发展的第一个阶段,是塑料统治时期。

塑料的优势明显,轻巧耐摔,完美适配大多数拆卸换电池的机型。尤其是各种活泼的色彩,狠狠拿捏了消费者的喜好。2010年前后,换背壳的手机曾经风靡一时,拥有一台这样的手机才叫“走在时尚前沿”。

这一时期手机的可靠性跟着成本走,主要发挥出塑料材质最突出的优势,成本低,价格竞争力强。

比如2013年某品牌的一款热门机型,同样的内存下塑料外壳版本比同期推出的金属外壳版本便宜42美元,整体物料成本低了57美元[3]。丰富的色彩加上价格优势,让消费者一边“嫌弃”塑料感太重,一边又觉得价格“真香”。

随着金属加工技术的进步,以及手机市场不同档次的区隔日益明显,流行的风又换了个方向吹,进入了以金属为基础进行创意设计的第二阶段。

据IDC2016年发布的统计数据,智能手机销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主要机型材质,大部分都从塑料变成了金属。金属材质的应用让手机纷纷远离“塑料感”“廉价感”,成为高端的象征,塑料则逐渐被下放到低端机型上[4]。

手机的可靠性开始为质感服务。金灿灿的拉丝金属外壳,是独属于老板和商务人士的身份象征;玫瑰金一改黑白灰的单调,迅速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市场爆款。

手机线下零售门店的陈列让客户更直观地体验工艺质感 / 图虫创意

金属对手机质感的提升,不仅在颜值上,也来自材料本身带来的可靠性。

金属比塑料更加抗压抗弯抗划,坚固耐用,散热性也更好。比如铝合金、镁铝合金克服了手机厚度大、重量大、散热难等问题,让手机硬度增强的同时,轻薄便携,可用性更好。

金属虽具有很强的可靠性,但信号差成为最大的槽点。随着5G时代的到来,手机天线设计更加复杂,基于对信号问题的优先考量,玻璃通过增强可靠性,开启了手机材质的第三个阶段[5]。

玻璃克服了信号、无线充电等问题,“玻璃-金属中框-玻璃”的三明治结构成为品牌高端旗舰机的标配。许多年轻消费者都被温润通透的质感、渐变多样的色彩俘获了。

虽然经过化学增强的AG玻璃打破了我们对玻璃易碎的偏见,但短板也很明显,即重量大,无法像金属材质那样轻薄,可靠性上也和金属有明显差距。

成本、质感、信号,每一个阶段手机材料的应用,都有自己要考虑的优先级。

而属于可靠性的焦点,是时候回来了。

超可靠玄武架构,安全感满格

在选择手机方面,近几年普通消费者也变得专业起来,买手机时不仅注重外观,还开始关注处理器性能、摄像头表现、屏幕刷新率等。

这其中有手机厂商集中宣传和教育的功劳,不过却让可靠性作为一个基本且重要的指标,被很大程度上忽视了。

华为Mate60系列延续华为对可靠性的重视,依然把可靠性放在不亚于其他性能指标的重要位置上,用看得见的工业设计和创新技术,为手机、为用户体验保驾护航。

更重要的意义在于,超可靠玄武架构作为一个全新的技术体系,正在通过华为Mate60系列,将手机材料带入第四个发展阶段。

在这一阶段,可靠性打破了行业对其的边缘性定位。它作为一个系统性的“技术组合包”,不是屏幕、背壳等单一部件的可靠,也不是辅助手机任何其他材料或性能维度的“附属品”,而是本身就作为单独衡量手机的标准之一,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手机不小心从一摞书上滑落、骑行时跌落泥坑、运动时被别人撞了一下手滑坠地、撒上了碳酸饮料、掉进水坑......每当手机突然遭遇这些意外,我们的心一定都提到了嗓子眼儿,生怕手机有个三长两短。

不过这些对于华为Mate60系列来说,都是“小场面”。有超可靠的玄武架构护体,手机能够“独当一面”。

玄武架构的可靠性,由玄武机身、第二代昆仑玻璃和锦纤材质共同撑起,针对手机屏幕易碎和机身挤压、外壳磕碰划伤等问题,给予周全的保护。

玄武机身的可靠性,可以类比F1赛车“Halo”头部保护系统。在这项充满速度与激情的高风险赛事中,赛车手的安全,尤其是头部安全属于重点保护对象。

“Halo”头部保护系统重量只有7千克,却能承受一辆12吨重的双层巴士重量,最大程度保护赛车手在碰到意外事故时不受伤害。

玄武机身则让华为Mate60系列“功力大涨”,抗压能力提升10倍。更加精密的一体化金属机身,保障手机内部的核心部件安全运行。摔坏主板这样的“重大事故”,几乎不会再发生。

华为Mate60系列采用的玄武机身,正如保护赛车手生命的头盔一样,用坚韧的特性保护手机内部核心部件不受损,给用户带来满满安全感。

而且,这种安全感始终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,轻松化解每个心惊肉跳的瞬间。

相比第一代,第二代昆仑玻璃整机耐摔能力提升了1倍。玻璃加工配方升级,内部玻璃网络骨架强度更高。复合离子强化技术,能保护外屏在遭受外力挤压时不变形或破裂。

昆仑玻璃应对日常的屏幕磨损不在话下,即使手机不小心掉地上并且“脸着地”,这块强大的钢化玻璃也能护手机周全。

锦纤材质属于华为Mate60系列业界首创的“独门功夫”,这种超坚韧、超轻的纤维材料,能让手机的抗冲击能力提升5倍。

而且,锦纤材质应用于后盖,还提升了整机的颜值和质感。这种材质具备玉石般的立体纹理和层次感,拿在手上手感温润细腻,也不像传统的金属材质一样容易沾染指纹。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,锦纤材质能够表现出玻璃般的“流光溢彩”,将手机的光感细节拉满。

华为Mate60系列“抗造”,还体现在防尘抗水上。6米IP68级的防尘抗水,帮助我们从容淡定应对下雨天、户外徒步的极端天气,或者泳池中手机的跌落。

“玄武架构”紧密嵌套,为华为Mate60系列穿上了“铠甲”。在任何场景下,华为Mate60系列都展现出相当出色可靠的表现,为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安全感。

对可靠性的高度重视,源于华为始终深度洞察用户实际需求和使用痛点,致力于将可靠性放在重要位置上不断深耕与进步。

同时,华为Mate60系列所经历的暴力测试,再度刷新了行业对于可靠性的认知——原来可靠性可以有更完善的技术方案、更严苛的测试标准,更深度的发展空间。可靠性,其实大有可为。

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,手机固然需要一技之长,然而跛腿走路,终究难以行远。华为不曾懈怠手机的每一面,不断完善可靠性标准、不断刷新自己的上限,带着行业责任阔步向前。

由此,超可靠的玄武架构才得以展现出不凡的能力,成为旗舰手机可靠性品质的行业新标杆,引领智能手机的可靠性迈向更高阶段。

[1]中研普华. (2022). 2022-2027年中国手机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.

[2]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.(2006).YD/T 1539-2006 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

[3]WSJ. (2013). 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Make an IPhone?

[4]IDC. (2016). Worldwide Quarterly Mobile Phone Tracker.

[5]Counterpoint. (2018). Smartphones with Glass Back Penetration to Hit 60% by CY 2020.

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  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
微信编辑 | 维尼斯

❖ 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  ❖

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,稿费千字300到800

公众号后台回复“招聘”即可查看。

本文》有 0 条评论

留下一个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