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华为 > “更懂中国人”的问界,是怎么炼成的?
2024
03-28

“更懂中国人”的问界,是怎么炼成的?

“为什么特斯拉要当价格屠夫?”

这是个好问题。原因可以很复杂,比如“与上海市政府的对赌协议”、“业绩压力”、“单车毛利率偏高”等;但也可以很简单,比如“以前选择太少”。

马斯克刚把脚伸到中国市场那会儿,消费者在新能源市场的选择基本就两样——“毛坯”选特斯拉,“精装”选蔚小理。后来,入局的玩家越来越多,特斯拉开始遭受无止境的轰炸。最终,“躺着卖车”的时代结束了。

降价,是特斯拉保住基本盘的最有效方式。当然了,至今为止特斯拉仍旧是标杆,而在市场的另一头,“后来者”问界正在通往标杆的路上。

问界的特别之处在于,它用产品力撕开了细分市场的一道口子,当初M5 四个月交付1.8万台新车、之后大定还直接破万的成绩,足够拿来证明,用宋丹丹在小品《说事儿》里的一句话来形容,即:“那是相当能打”。

关于“什么叫产品力”,这是个千人千面的问题,问界的答案是——以人为本,为人所驱。

没记错的话,余承东第一次喊出“问界M7媲美百万级豪华大型SUV”这句话是在去年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期间,当时我并不太感冒,因为这两年主机厂把消费者的耐心都嚯嚯没了,嘴脸统一是“XX万内最好的XX”,主机厂赢麻了,但消费者也佛了。

直到,那场声势浩大的问界M7发布会落地。

从小到大看过很多科幻电影,但没有一部像《回到未来》那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,特别是里边的道具车DMC 12,曾几何时可是我的Dream Car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觉得那就是未来汽车该有的样子。

问界对于我的意义,是把梦想照进现实,M5让进度条来到了50%,M7几乎就拉满了。

是不是真的超越了百万级豪华大型SUV,我想现在已经不用再讨论,如果让我选出问界最值得Pick的一项,我会选HarmonyOS智能座舱(鸿蒙座舱)。

不是我要Diss市场上那些号称“智能”的座舱产品,确实它们质量参差,毕竟“买办主义”太常见。反过来,“华为懂消费者”这个命题通过问界倒是有了很好的证实。

HarmonyOS智能座舱(鸿蒙座舱)最初惊艳到我的,是那套Petal Maps智慧地图导航,这玩意儿本身M5也有,不过M7做了专门优化。从我的角度来评判,它基本可以完全替代手机导航,而且因为有了“无缝流转”加持,所以“家——车”的场景切换就变得很流畅。比如,在家提前规划好了出行路线,手机也设置好了导航,上车以后完全不用再到车机导航里重复操作一遍,开门上车就能走。嗯,方便。

“无缝流转”不新鲜,很多友商都有尝试去做,不过以我的阅历和见闻来看,目前能达到华为这个境界的好像没有。怪不得,余承东会说:“有的电车,还用手机系统操作 。”有一说一,做个赛力斯男孩还是很惬意的。

可以这么说,Petal Maps智慧地图导航是“用了就回不去”,从油车过渡到电车的朋友,应该很明白我在说什么。

无独有偶,“智慧语音助手小艺”也能给到类似的体验,而且它还是BUG级的。之所以这么形容,是因为它很好缓解了传统语音系统带给我的割裂感。

一来,「小艺」的IQ足够高,对于“我有点冷了”、“车里有点闷”、“窗户开得有点大了”等语义,它都可以准确理解并执行相关功能调节。

二来,「小艺」附带感性的一面。

什么意思呢?比如工作日早晨出门上班,「小艺」可以主动问候早安,然后还会给你播放日程、音乐并自动导航到目的地。

官方的说法是,「小艺」包含“出发上班”、“下班回家”、“休息日出游”以及“开门调低音量”四个智慧场景,这也就意味着日常生活碰到的大部分场景它都有涵盖。这种海底捞式的服务逻辑,我想就算是社恐人士应该也不会反感吧。

而黑科技的一点,是「小艺」支持一句话下达4个意图。也就是说,你可以一次性下达多个指令。举个例子,某种极端的情况下,你边开车边打电话、但需要即刻导航切换目的地、此时你心血来潮想要换首歌来听、同时又觉得车内温度不适,此时此刻,你可以直接说“导航去XX”、“换首歌曲”、“温度调高/低点”,「小艺」可以按顺序依次执行。

为什么说“智慧语音助手小艺”没有割裂感,原因就在这里。某种程度上,问界等于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副驾司机,这时候再去看那块15.6英寸的大屏幕,莫名会觉得好像so so了。

同一种Surprise,我上次体验到还是在十年前的那台特斯拉Model S上。敢喊出“车机天花板”这五个字,有点道理,这是问界拉开和友商差距的一个秘密武器,不过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。

由于硬件配置性能冗余,问界在智能配置的玩法上具备丰富的拓展性,眼下的最佳代表案例非“智慧寻车功能”莫属。

顾名思义,“智慧寻车功能”解决的是“停车场找车难”的用车痛点。实现的过程很简单,在AITO APP上打开“智慧寻车”界面即可,你可以把它理解成Wechat“共享实时位置”的另一种版本。

技术方面,“智慧寻车功能”的实现逻辑是问界独创的楼层识别技术,背后依靠的是OCR算法、DVR&透明地盘双视角识、信息脱敏、停车位号码智能识别等。

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前面我说问界对产品力的理解是“以人为本,为人所驱”,把细节做到这种程度,怪不得余承东越来越自信。

最后的一个关键,就是那场著名的“增程先进还是落后”骂战。

故事很精彩,辩论也很精辟,或许再过二十年,纯电会是唯一的选择,但眼下大家都有续航焦虑,让我给建议,增程一定是首选。余承东,应该和我想的一样。

问界的底层动力基础是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,华为的理念是“不造车,但帮车企造好车”,在这种硬核项目上,华为带来的赋能不虚任何一个新势力一线梯队。

拿理想汽车来举例,问界M7和最走量的理想ONE相比,优势明显,后者还停留在家用SUV层面,但前者把门槛直接提升到了跑车级,最典型的佐证就是4.8s的零百加速成绩。而到了续航、油耗等指标上,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成了问界M7的底气,关键时刻,问界M7做到了和其他友商产品的有效区隔,当时余承东夸下海口说“媲美百万级”,一部分自信也来自于这里。

理想汽车现在的思路是“套娃”,走的是家族矩阵路线,我猜它的计划是收割一批“李家军”,所以即便硬刚吃亏,理想汽车短期内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针对性调整。

至于问界鄙夷的“反向虚标”现象,直接点名不太合适,但有公认的是,如果其他友商的增程系统只是“能用”,那问界就属于“好用”的范畴了。

时至今日,身边还有不少人问我“是什么给了问界硬刚头部品牌的勇气”,我嘴角上扬,淡淡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,答:“产品力”。

江湖车评:

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然红海,就产品本身而言,问界并不完美,它只是有点不讲武德,就好像M7的轴距并不是同级最长,偏偏它的“得房率”优于友商。

诚然,要当标杆,问界前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,好在,眼下有了个向上的开端。从产品力入手,尽可能把体验做到越级,这是问界成功的核心,也是消费者愿意剁手的源头。友商们都在想方设法地吹产品力,余承东则想要为品牌树立一个更高的市场认知。相比之下,问界已经非常符合科技时代“智能机械产品”的定义了。

至此,似乎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问界能在首个销售年度销量破8万。好的成绩,是产品实力的体现,更是用户的认可。所谓“金杯银杯,不如口碑”,问界的优秀和诚意,市场看到了。

如果说产品力是第一生产力,那么用户的口碑就是第一传播力。接下来的2023,我担心的不是问界能不能赢的问题,我担心的是:问界又将创造什么新的惊喜!

不妨,且行且看。

本文》有 0 条评论

留下一个回复